5月23日幼教每日一练|答案解析
【推荐】2019教师招聘笔试辅导课程 |
1.在自然条件下,教师有目的、有计划地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观察、记录和评价的研究方法是( ) 。
A.调查法
B.实验法
C.个案研究法
D.观察法
2.幼儿园活动室的空间布置多根据活动要求变化,这体现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( )原则。
A.全面性
B.参与性
C.可变性
D.安全性
3.( )岁是儿童颜色命名和再认能力发展的转折点。
A.3
B.4
C.5
D.6
4.一般地,1~3岁是儿童言语的( )。
A.准备阶段
B.前言语阶段
C.发生阶段
D.基本掌握口语阶段
5.下列哪一种不属于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倡导的幼儿学习方式?( )。
A.强化练习
B.直接感知
C.实际操作
D.亲身体验
6.《江西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》指出要建立( ),落实各项卫生安全防护工作和预防儿童伤害事故的各项措施,防正伤害事故的发生。
A.卫生管理制度
B.安全卫生制度
C.安全检查制度
D.卫生安全检查制度
7.能用简单的记录表、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是( )阶段幼儿的目标。
A.3-4岁
B.4-5岁
C.5-6岁
D.6-7岁
8.对幼儿发展状况评估的目的是( )。
A.进行筛选、排队
B.促进教师反思性成长
C.提高保教质量
D.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
9.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的一般性策略中,不属于回应策略的是( )。
A.重复
B.提问
C.反问
D.提炼
10.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是( )。
A.强化物
B.正强化
C.负强化
D.惩罚
参考答案及解析
1.D【明尚解析】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,教师有目的、有计划地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观察、记录和评价的方法。
2.C【明尚解析】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布置是一项持续的活动,空间的安排决不能予以固定。这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可变性原则。幼儿园活动室的空间布置多根据活动要求变化体现了可变性原则,故选C。
3.C【明尚解析】5岁是儿童颜色命名和再认能力发展的转折点。
4.C【明尚解析】1岁至2、3岁,是言语发生的阶段。其包括两个阶段: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(1至1岁半)和积极说话发展阶段(1岁半至2、3岁)。故选C。
5.A【明尚解析】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中指出,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,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。要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,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,合理安排一日生活,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、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,严禁“拨苗助长”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。
6.D【明尚解析】《江西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》第七条第八点指出,要建立卫生安全检查制度,落实各项卫生安全防护工作和预防儿童伤害事故的各项措施,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。
7.C【明尚解析】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数学认知部分指出,能用简单的记录表、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是5-6岁儿童能达到的目标。
8.D【明尚解析】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(试行)》提出:“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、有效性,调整和改进工作,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,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”,“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,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”。
9.B【明尚解析】所谓回应,是指教师在与幼儿的“对话”与互动中的一种作为教育者的态度和策略,是教师敏锐地意识到幼儿的需要而即使给予的引导和帮助。回应策略包括重复、反问和提炼,不包括提问,所以答案选B。
10.D【明尚解析】惩罚是指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。



微信号:msexam
提供教师考试、招聘最新资料
官方微博:明尚教育
提供教师考试、招聘最新资料